地砖的防滑性能主要由摩擦系数衡量,该系数反映接触面间的阻力大小。国内外针对不同场所制定了相应的标准,以确保安全性和适用性。
国际与国内标准
1. 中准:根据GB/T 4100-2015《陶瓷砖》,防滑地砖的静摩擦系数(干态)通常需≥0.5,湿态条件下建议≥0.6。公共场所如医院、商场等要求更高,湿态摩擦系数可能需≥0.7。
2. 美准:ASTM C1028规定,静态摩擦系数(SCOF)≥0.6为安全范围,潮湿区域需≥0.8。部分高危场所(如泳池边)可能要求≥1.0。
3. 欧洲标准:DIN 51130采用倾斜平台测试,将防滑等级分为R9-R13,数值越大防滑性越强。例如,R9适用于干燥区域,R11以上适合浴室、厨房等湿滑环境。
测试方法差异
不同测试方式可能导致结果差异:
- 摆锤法:模拟鞋底与地面的滑动,结果以BPN值表示,常用于户外地砖。
- 倾斜法:测试人员站在倾斜平台上,逐步增加角度直至滑动,以此划分防滑等级。
- 拉力测试:通过水平拉力计测量静态摩擦系数(SCOF)。
应用场景建议
- 家居环境:厨房、浴室建议选择湿态SCOF≥0.6的地砖(相当于欧洲R10-R11)。
- 公共区域:医院走廊、地铁站等需采用SCOF≥0.7或R12等级以上,且优先选用凹凸纹理或防滑釉面砖。
- 户外场所:坡道、露台宜选用BPN≥65的粗面砖,避免雨天滑倒。
注意事项
摩擦系数并非指标,地砖清洁度、鞋底材质、是否有积水等因素均影响实际防滑效果。定期维护(如防滑剂处理)可提升安全性。选购时需结合使用场景,参考当准并查验产品检测报告,确保合规性。

上一条:地砖的抗菌性能如何实现?
下一条:地砖冬季的防冻措施有哪些?